美女网站视频高清黄,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址,99久在线国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,欧美亚洲日韩天堂久久播

首頁 > 資訊 > 正文

防秋燥 中醫教您安然度秋

2020年09月25日 10:35   來源:揚子晚報   通訊員 崔玉艷 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

  今年9月22日是秋分節氣,意味著真的要進入涼爽的秋季了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介紹,秋分后氣溫下降,早晚溫差加大,寒涼漸重,不少人會出現如干咳、咽癢、皮膚干、便秘等秋燥的癥狀。到底該如何養肺潤燥呢?中醫認為從飲食、情緒、作息等調整,助您安然度秋。

  通訊員 崔玉艷 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

  三個部位,最易干燥

  肺是人體最“嬌嫩”的器官,肺主秋,秋季的干燥易傷陰液,故此時的養生重點,需以養肺為主,潤燥為要。

  仲秋之后,燥氣襲人,主要表現在三個部位:第一是呼吸系統,可能會出現口鼻干燥、咽部干燥等不適;第二是皮膚會逐漸感覺到干燥、瘙癢,甚至出現皮膚干裂、皮屑脫落等,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。第三是腸道干燥,腸道津液不足,出現大便干結難解、便秘、腹脹等情況。

  秋分之后,適當進補

  夏季能量消耗相對較大,飲食較清淡,所以秋分之后,可適當進補,增加一些營養物質的攝入,如鴨肉、豬肉、烏骨雞、魚、奶制品等。

  侯茜主治醫師說,秋季宜平補,可多吃白色的食物,如百合、蓮子、荸薺、山藥、梨等甘涼濡潤之品。秋宜少辛多酸,少吃辛辣之物;忌食煎炸燒烤等肥甘厚膩之品;可多吃葡萄、石榴、柚子、山楂等酸性食物。

  特殊人群應對秋燥各不同。老年人往往易氣陰虧虛,應忌食大熱大補之品,可適當服用六味地黃丸,亦可選擇麥冬、百合、沙參等養陰潤肺之品;痰濕較重者應清淡飲食,勿食油膩;有呼吸系統慢性病、皮膚病的人,應忌食魚蝦、螃蟹等;胃部偏寒的人應忌食生冷,注意胃部的保暖。秋可適當多飲水,避免暴飲暴食,預防胃腸疾病的發生。

  情緒調攝,早睡早起

  中醫認為,秋在五臟對應于肺,肺在志為悲,所以秋季要盡量內心平靜,神志安寧,情緒舒暢,切忌悲憂傷感,易損傷肺氣。

  秋分后,應盡量早睡,尤其是高血壓患者,屬于中醫所謂“陽有余而陰不足”的情況,早睡覺可以借助自然的規律去平衡血壓。睡眠姿勢可選擇側臥為主,盡量不要張口呼吸,以助秋季養生之道。中醫認為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上7點到9點,此時選擇慢跑、打太極拳、八段錦等有氧運動,能強健肺臟的功能。

  三款藥膳,秋季最宜

  1、薯蕷飲

  生懷山藥20-30克切片,清水沖洗后煎水代茶飲。山藥古稱薯蕷,味甘酸,能滋陰又能利濕,能滑潤又能收澀,可補肺、脾、腎三臟,且其含蛋白質最多,宜多服常服,適用于虛勞乏力、大病術后、消化功能不好、慢性咳嗽氣喘等最佳平補之品。

  2、增液湯

  玄參15克、麥冬12克、生地12克一起煎水代茶飲,能潤一身之燥,適合陰虛體質患者,如口干口渴、復發性口腔潰瘍、習慣性便秘、慢性咽炎等可常飲用。

  3、荸薺百合雪梨羹

  荸薺5個,百合20克,雪梨1個,冰糖適量。荸薺洗凈去皮,搗爛;雪梨去皮去核,切小塊;百合洗凈。三者一起下鍋加適量水,煮至糊狀,加適量冰糖后攪勻。有滋陰潤肺、止咳化痰、清肺除煩功效,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咽炎出現干咳、咽癢、痰少、痰粘不易咳出等人群。


(責任編輯 :韓璐)

分享到:
35.1K
P020171018397604994034.jpg
·延深閱讀